为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》有关精神,加大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,近日,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《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。 阅读量:11050
近日,央行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,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量下降趋势明显,且逾期问题愈发突出。截至二季度末,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.15亿张,较上季度减少600万张,较去年末减少1200万张,较2022年最高位的8.07亿张下降超11%,至今已连续下滑11个季度。同时,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239.64亿元,较2023年大涨26.32%,占比达1.43%,较上年末增加0.3个百分点。 阅读量:11299
银行股的投资者们迎来了一场令人振奋的 “红包雨”。截至上周末,42 家 A 股上市银行中已有 22 家宣布中期分红,拟派息金额超 2500 亿元,这一数字令人瞩目。
在金融领域的风云变幻中,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积极谋划未来的发展路径。2025 年深圳金融工作 “路线图” 的出炉,为这座城市的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作为中国电商巨头,京东在金融科技领域持续发力。目前业务版图覆盖消费金融、供应链金融、支付结算和保险等多个领域。互联网公司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初期,京东同蚂蚁、腾讯等巨头们都通过小贷牌照开展业务。
2024年12月17日,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,标志着我国在反假货币工作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。这次会议的召开,显示出国家对假币犯罪问题的高度重视,以及在保障人民群众现金使用安全方面的坚定决心。
2024年12月17日,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。联席会议召集人、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、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。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陆磊主持会议并作报告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镇平、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勇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史卫忠出席会议。
初步统计,2024年3季度末,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89.15万亿元,同比增长8.0%,其中,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39.52万亿元,同比增长7.3%;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4.64万亿元,同比增长8.7%;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35.0万亿元,同比增长18.3%。
12月20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统计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数据显示,金融业机构的总资产达489.15万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8.0%。这一增长率反映出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态势,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各个子行业之间的表现差异,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经济信号。
为进一步优化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体系,有效实施分类监管,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行业高质量发展,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印发《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评级办法》)。
为进一步优化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体系,有效实施分类监管,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行业高质量发展,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印发《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评级办法》)。
近日,广东银结通电子支付结算有限公司(简称“银结通支付”)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被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注销,标志着该公司在支付行业的“离场”。这一事件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,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支付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。
近日,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,针对首席经济学家的自律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。这一举措无疑是在金融市场日益复杂、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,旨在强化首席经济学家的责任与义务。然而,这一“紧箍咒”究竟会如何影响行业的发展,值得我们深入分析。
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(SWIFT)近期发布的数据,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。2024年11月,人民币以3.89%的市场份额,成为全球第四大活跃支付货币。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,也展示了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。